如果無法播放影音文件,請點擊播放或下載
新唐人影片:【禁聞】地方對抗中央 抵制房地產數據庫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0/05/atext978656.html
《路透社》10月2號的報導引述行業專家的分析說,數據庫不僅被當局視為控制房市泡沫,而且是迫使腐敗地方官員交代使用非法所得購買房產的關鍵。數據庫一旦建立,官員的財產就必然公開化。但是對試圖隱藏多處豪宅的官員來說構成威脅。所以他們拒絕配合這個政策。 |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據英國《路透社》報導說,中共中央政府從2010年開始,啟動一個全國性數字化房地產數據庫,它將使得用戶可以查詢一個人擁有多少房地產以及有關房屋的細節。但是這個計劃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對。大陸學者分析,數據庫的建立,是中共迫於民意,反腐保黨的需要,以及解決房市泡沫日趨嚴重的手段,而地方政府既不希望中央干預它的土地財政,官員也懼怕因此財產被曝光。
《路透社》10月2號的報導引述行業專家的分析說,數據庫不僅被當局視為控制房市泡沫,而且是迫使腐敗地方官員交代使用非法所得購買房產的關鍵。
湖北作家阮雲華:「數據庫一旦建立,官員的財產就必然公開化。這是從數據的角度逼迫他們公開財產。他們當然不會上這個當,所以他們拒絕配合這個政策。他們這樣做就可以慾蓋彌彰,始終讓老百姓不知道他們的財產。」
行業專家說,位於計劃書之列的40個大城市拒絕簽署,直到住建部同意他們披露的信息不會公開之後。數據庫計劃的第二階段,本來應該在六月份完成並且包括500個更多城市,但還沒有獲得結果。
房地產數據,儘管有利於房地產市場,但是對試圖隱藏多處豪宅的官員來說構成威脅。
在最近幾個月,作為公務員不可能購買得起多套房產,而被曝光出來的大陸地方官員不在少數。著名的有「房叔」和「房姐」。他們已經成為公眾憤怒的目標。
在一個特別高調的案件當中,廣州市一名城市管理官員蔡彬,擁有超過20棟房屋,去年十月被撤職。政府發給他的薪水一個月僅僅1萬元。
即使建立了數據庫,數據的真實性也需要打一個問號。湖北作家阮雲華說,特別是一些高官,他可以有幾個身份證,所以房產最後的登記入庫信息也未必是真實的。
阮雲華:「政府提出要建立數據庫應該是為了迎合民心,但是它提出來最後沒建立,或者建立的進度始終緩慢,就像政府每天都在反腐,每天都要官員公佈財產,但是這個制度始終沒建立,始終拖著,一方面又緩和了民眾的迫切心理,一方面又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斷拖延時間,為最終洗白財產贏得時間。」
河南許昌市房地產投資顧問鄭志遙認為,地方政府對數據庫的抗拒主要是因為不願意中央干預它的土地財政,擔憂中央打壓房地產泡沫損害地方經濟發展。
鄭志遙:「哪個地方政府也不願意自己政府的房地產崩盤,也不願意自己這個地方辛辛苦苦搞的樓盤,那麼多再建項目變成爛尾工程變成鬼城,對地方政府的壓力很大,造成地方銀行的壞賬,因為房地產不是一個行業,後面還有土地,還有建材,就業,稅收,這都和政府的財政稅收緊密相連的。」
鄭志遙透露,地方官員和房地產商為了中飽私囊,採用虛假手段推高房地產泡沫。
鄭志遙:「地產商房子蓋完了之後,並不是賣給客戶了。一部份是賣了、一部份是抵押給銀行了、還有一部份是房地產商自己內部員工變相購買,然後等賣一部份,再把這一部份虛假的購房,他們購完之後,拿這個去抵押貸款。其實就是房地產商自己買自己的房子,然後抵押給銀行再去貸款,然後進行下一個樓盤的運作。」
鄭志遙說,房地產的不健康,房地產的泡沫化,指的就是這一部份,它完全是資金在空轉,產生的泡沫就是把房價推高,把風險轉嫁給銀行和市場。
中國僅有的房屋普查是在1986年完成,它在2010年搞的經濟普查沒有包括房屋調查。今年的經濟普查也不會包括。許多城市也缺乏歷史性置業數據。
【新唐人2013年10月05日訊】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