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法播放影音文件,請點擊播放或下載
新唐人影片:【禁聞】《稀缺中國》解析 習近平的寢食難安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0/24/a989696.html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話題。美國《稀缺中國》一書的作者----馬暘和葉文斌說,制約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稀缺」,這種「稀缺」不侷限在資源和商品方面,還延伸到社會和政治問題層面。中國問題專家推薦這本書給國際人士,他說,讀這本書可以讓他們瞭解,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為了甚麼寢食難安﹖本書的前三分之一篇幅,針對中國的資源稀缺進行了分析,包括能源和其他的大宗商品、食品和勞動力。不過,馬暘和葉文斌並沒有把分析侷限在這裡,他們還把「稀缺」的概念延伸到了社會和政治問題方面。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NTDTV.com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話題。美國《稀缺中國》一書的作者----馬暘和葉文斌說,制約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稀缺」,這種「稀缺」不侷限在資源和商品方面,還延伸到社會和政治問題層面。中國問題專家推薦這本書給國際人士,他說,讀這本書可以讓他們瞭解,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為了甚麼寢食難安﹖
「如果你想知道是甚麼讓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晚上睡不著覺?那就讀讀這本書吧。」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加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大力推薦的,就是《稀缺中國》(In Line Behind A Billion People: How Scarcity Will Define China』s Ascent in the Next Decade)這本書。
《稀缺中國》的作者,一位是美國「保爾森學院(Paulson Institute)」的研究員馬暘,一位是「PNC金融服務集團」的資深國際經濟學家葉文斌,他們在書中探討了制約中國未來十年發展的最大因素。
馬暘在回答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從一開始,中國的自然資源條件就有限,在過去10年到15年那種極度的資源和能源密集型增長模式,已經對本就稀缺的自然條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在未來的10年當中,這種增長對未來發展的漣漪效應將變得越來越明顯。
這本書的前三分之一篇幅,針對中國的資源稀缺進行了分析,包括能源和其他的大宗商品、食品和勞動力。不過,馬暘和葉文斌並沒有把分析侷限在這裡,他們還把「稀缺」的概念延伸到了社會和政治問題方面。
《稀缺中國》作者馬暘:「中國基本上還在用20世紀的政治體系來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譬如說信息環境。整個新一代中國人出生和成長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政治社會環境中。換句話說,過去30年裡,一個可以統治社會的政治系統可能不需要那麼先進,但如果要管理好現在的社會,需要一個先進得多的政治系統。」
時事評論員李善鑒:「其實我覺得,它的體制從來都是問題,它以前造成以前的問題,比如說以前的三年飢荒, 整個的國民經濟差不多處於破產的邊緣,現在(的體制),造成現在的問題。」
中共當局近期開展的反腐活動,以及抓捕在微博所謂「造謠、傳謠」人士。馬暘認為,這些活動背後另有目地。
《稀缺中國》作者馬暘:「說是要抓老虎和蒼蠅,現在看到他們兩個都在抓,但是,我們覺得這不光是政治原因,也是用政治的手段來開始一些經濟方面的改革。」
他們說,中國水資源緊缺、環境惡化、食品供給不足,地理資源和自然能源有限本身,就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再加上中共當局過去幾年進行的很多基建投資、生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帶來很多債務和泡沫增長,而陳舊落後的政治體系,都是制約中國未來十年發展的因素之一。
自去年中共「十八大」後,新一屆中共黨魁習近平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燃起了「反貪腐、轉作風、應民意」等三把大火﹔「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打鐵還要自身硬!」﹔習近平還公開承認「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等。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不幸的是,在今天的中國,打擊腐敗基本上依賴於起訴腐敗官員,而不是改革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它們給腐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前中央政治改革研究室研究員 吳偉:「現在社會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難題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他必須抓住這個社會上這些問題一些主要的或者深層次的原因,如果從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破壞來看,中國目前需要的是真正的體制改革。」
《稀缺中國》還提到,隨著中國人口老化、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就業人員短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普通民眾難以負擔高漲的房價等,都是中共當局應當解決的隱患。
【新唐人2013年10月24日訊】
重要連結:
相關連結:
推薦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