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影片:【禁聞】南水北調水短缺 長江無魚可捕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2/19/atext1026817.html
長江是中國和亞洲的第一大河,中國的「三峽水壩工程」完工後,長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調」。日前專家指出,三峽和南水北調工程,嚴重破壞了長江的生態,目前,長江缺水現象嚴重,江裡已經無魚可捕。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 NTDTV.com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長江是中國和亞洲的第一大河,中國的「三峽水壩工程」完工後,長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調」。日前專家指出,三峽和南水北調工程,嚴重破壞了長江的生態,目前,長江缺水現象嚴重,江裡已經無魚可捕。
中共耗資5000億元人民幣投入的「南水北調工程」,是長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規模和難度,超過「三峽水壩工程」,但是,專家評估認為,工程對於長江流域的環境,將造成「浩劫」。
「南水北調」的構想,是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的現象,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工程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線路。
大陸媒體《瞭望東方週刊》日前報導﹕「三峽、南水北調工程影響生態,長江無魚可捕。週刊專訪科學院院士曹文宣,他是目前中國資歷最老的長江生態系統專家之一。」
曹文宣在專訪中列舉了近年來為保護長江生態而進行的一系列努力,但他評價「效果都不是很大」,具體表現在,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鰭豚,已經「功能性絕滅」 另一種一級保護動物----白鱘,已經10年不見蹤影。
而長期關注三峽工程的中國環保活動人士戴晴指出,自從「三峽工程」的泥沙問題提出來之後,當局開始在長江的上游築壩,築了壩,欄了沙,同時也欄了水,於是就造成了長江水短缺。戴晴說,這一事實被當局給隱瞞了。
中國環保活動人士戴晴:「本來大自然安排的好好的,河流流過甚麼地方,那個地方應該有甚麼樣的農業,然後那面的人是以甚麼樣的生活,可是,人類以為自己掌握了技術,有了一點小小的技能,就完全按照自己怎麼樣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來改變自然。」
2001年,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為了給「北京奧運會」提供水源,時任黨魁的江澤民立即批准「南水北調工程」,並在隔年的2002年年底正式開工。
但是工程進展一直不順利,因為工程違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理,而大量移民人數大大超過了規劃。因此,儘管投資一再追加,工期卻一推再推。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沒有喝上「南水北調工程」的水。
戴晴:「南水北調現在說的好聽,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中線的南水北調是非常緊缺的,這個水,不能說百分之百無水可調,但是想用南水北調中線的水,來解決北京的水短缺,用我的觀點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曹文宣在專訪中表示,「南水北調西線」對長江上游的生態環境影響會更大。相對而言,長江上游的生態系統更為脆弱,水源區的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影響,需要慎重對待。他還說﹕「南水北調中線」的工程「影響大」。
分析指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現在面臨的最大技術問題,就是「水源地的水量不足」,水位不夠高,無法滿足調水和自流要求。
而正當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面對「南水北調工程」水源不足的問題束手無策時,中共國家發改委卻又在2011年7 月,批准了陝西「引漢濟渭工程」,也就是引漢江水向渭河調水,規劃每年可調15億立方米水。
曹文宣認為,「引漢濟渭」工程,要把漢江三分之一的水量調往北方地區,漢江中下游的水量則大量減少,而現在漢江的水已經不多了。」
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則認為,「南水北調各線工程」都將對長江的中下游環境造成浩劫性的影響。例如東線工程調水,將導致長江河口地區的土壤鹽漬化等問題,而中線工程則將造成武漢、湖北地區難以估量的損失。
戴晴則認為,中共前黨魁毛澤東說的「人定勝天」,結果導致中國目前到處出現自然災害,而這些災害,歸根到底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新唐人2013年12月19日訊】
相關連結:
推薦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