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食品安全醜聞繼續發酵,並波及香港和日本的食品行業。外媒分析說,中國食品安全缺乏法律保障,改善食品安全路漫漫。也有外媒質疑,這是否是中共當局打擊外國公司的又一個陰謀?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福喜食品安全醜聞繼續發酵,並波及香港和日本的食品行業。外媒分析說,中國食品安全缺乏法律保障,改善食品安全路漫漫。也有外媒質疑,這是否是中共當局打擊外國公司的又一個陰謀?
中共調查食品企業 香港禁止進口福喜產品
路透社7月24日報導說,隨著中共當局調查一個快速蔓延的食品安全恐慌,食品監管機構已經訪問了600家餐館,企業和食品經銷商。這起恐慌拖累了多個全球品牌並且衝擊遠在日本的食肆。
香港週四說,它停止進口所有來自處於最新食品恐慌中心的美資中國食品供應商福喜的商品。
上海警方週三拘捕了五人,包括上海福喜食品的公司負責人和質量主管。福喜是多個外國快餐品牌包括肯德基和麥當勞以及星巴克的供應商。它被指控提供過期肉類。上海福喜食品公司是歸美國OSI集團所有。
百勝集團中斷跟OSI的關係,麥當勞說它將把供應商從上海工廠改成OSI在河南設立的新工廠。
上海市食品藥物管理局聲明說,它訪問了涉嫌使用來自上海福喜的過期肉類的581家工廠並派遣875名職員執行檢查。
中共警方,地方政府和檢察官現在也參與到這個案件當中。
這個醜聞的爆發是因為電視週日報導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使用過期很久的肉類。一些曾經在這家工廠工作的人員告訴路透社,該工廠的監管鬆懈,但是中國北方一家隸屬於OSI的工廠工作人員說,規則和管理是嚴格的。
OSI公司週三的聲明說,地方中共當局已經視察了該公司在中國所有其他的工廠,沒有發現問題。該公司向中國顧客道歉。
中國食品安全缺乏法律保障
《紐約時報》7月24日報導說,今年早先,沃爾瑪出售的五香驢肉當中被發現摻雜狐狸肉,導致召回;2012年末,在肯德基出售的雞肉產品當中發現過量的抗生素和激素,導致顧客抵制的呼聲。
「雖然中國外表看起來是難以置信的現代化和有活力的社會,但是它在決策方面沒有一個監管控制,制約和平衡的長久歷史。」西雅圖的消費者律師Bill Marler說。
擅長食品安全問題的律師Marler說,中國缺乏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事侵權法律系統,阻礙了食品安全的改革,他認為大金額案件才會讓企業改變它們的方式。但是在中國法律系統下訴訟普遍失敗,即使在食品衛生法修訂之後。
儘管麥當勞和肯德基此次爆發醜聞,但是Marler認為,美國食品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有利於改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因為它們擁有更高的標準。
食品醜聞意在打擊外國公司?
《時代》報導說,中國發生又一起食品醜聞。這一次,被指責的對象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肉類供應商。中國一家電視台的一個秘密調查週日播出,宣稱美國OSI公司的上海工廠提供過期肉類給快餐巨頭。之後,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和麥當勞的日本餐廳也捲入麻煩。
這則報導讓美國公司陷入危機管理。百勝從中國賺取的運營盈利佔總額的40%。而麥當勞視中國為最重要的增長市場,它們兩個都無法承受讓污染食品玷污它們品牌的打擊。肯德基和麥當勞齊齊向顧客道歉,而停止從上海福喜工廠進貨。星巴克說它扔掉所有從福喜來的肉。OSI在對這家工廠進行作業調查。週三,中共警方拘捕醜聞相關的五人。
這個指控,如果被證明是真的,那麼它揭示出中國的食品供應是多麼的腐爛。如果這樣的把戲是發生在OSI,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良好聲譽的供應商,人們只能不寒而慄的想像,在這個行業的其他地方在發生著甚麼。
然而,這件事引發另外一個令人不舒服的疑問。在一個企業經常無視法律和官員大面積腐敗的國家裏,我們被迫詢問,為甚麼一些公司和人們發現自己成為中共報紙的頭條或被監管機構調查,而不是其他人?換句話說,為甚麼OSI成為一個電視揭黑節目的靶子而不是另外一家公司?
對準一個外資工廠,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外國公司在中共官媒批評報導和政府調查當中似乎佔有重要地位。對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披露僅僅是一系列對流行外國品牌和著名外國公司的攻擊的最新一起。
自從六月份以來,中共官媒已經宣稱美國科技公司諸如微軟和雅虎被華盛頓利用監視中國。本月早先,中共國家電視台宣稱,蘋果iPhone是國家安全的威脅。英國製藥商葛蘭素史克已經因為賄賂連續好幾個月成為中國報紙的頭條。
顯然,如果外國公司在中國捲入了非法或不當做法,他們必須負責。然而打在外國公司身上的聚光燈是如此耀眼,以致於它可以被視為另外一個更令人不安趨勢的一部份:政府努力損害外國品牌和他們的在華業務。
人們可以猜測,為甚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政府可能在試圖殺雞儆猴。官員可能試圖通過看起來解決公眾的擔憂在公眾心目中贏分。在這個過程中,中共政府可能相信,它可以通過損害國際品牌的聲譽幫助中國企業在跟外國企業的競爭當中獲得優勢。最新對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披露可能對美國快餐連鎖店產生嚴重的影響。
中國對於外國投資者越來越失去吸引力。原因多種多樣,從放緩的經濟到上升的成本到模糊的政府監管。歐洲在華商會的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公司說中國是他們的頭號投資目的地。北京也許從瞄準外國公司當中看到一些好處,但是它也應該意識到它的成本。
【大紀元2014年07月25日訊】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