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或許和社會預期的男性和女性扮演角色的不同有關,並且兩性差異在生理、心理等層面均有體現。 |
YouTube: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
YouTube:新唐人環球新聞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亞洲研究發現,男女間的認知差異並非全屬天生,如果男女有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女性應該比男性做得更好。
俗話說,男女有別,此差異或許和社會預期的男性和女性扮演角色的不同有關,並且兩性差異在生理、心理等層面均有體現。
澳大利亞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結構不一樣。如果男女受教育水準相同,那麼女人更擅長記憶,而男人則更擅長數學。不過,隨著教育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男女之間差距可逐漸縮小。
女性記性好 男性數學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研究團隊,以歐洲13個國家超過3萬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男女大腦能力做分析,受試者通過了計算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流暢等3項關於智能的測試,比如計算出一輛打折後的汽車要花多少錢,回憶十個單詞以及在一分鐘內給不同的動物命名。
結果發現,不論出生於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北歐女性,記憶測試都優於男性,而南歐因為經濟條件較差,出生年代最早的女性表現就比男性要差。隨著教育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女性的表現開始超越了男性。不過,在所有國家所有年齡的男性,他們的數學測試遠遠超越女性。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fotolia) 如果男女有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女性應該比男性做得更好。 |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不同的優勢可以通過大腦生物學的差異得到解釋。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男女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
大腦性別差異從青少年時期開始
有關人類大腦結構的研究一直沒停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團隊運用磁共振成像技術(MRI)給949名8到22歲的年輕人繪製大腦圖譜,展示人腦中水分子的擴散情況,其中男性428人,女性521人,把他們按照年齡分成三組,分開研究,結果發現大腦的性別差異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凸顯,在13.4歲和17歲之間最為顯著。這一差異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小。
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半球。大腦前部主管行動,後面主管意識;左半球負責邏輯思維,右半球負責直覺思維。男性大腦多在半球內活動,這使他們具備更好的迅速感知資訊,並立即用它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尤其是小腦,這裡負責運動技巧,使他們在學習游泳或停車等方面更擅長。
(fotolia) 研究:每個人的大腦活動都有「男性和女性的成分」。 |
研究結果顯示,人腦結構存在基本性別差異,而這些差異是「天生的」,是大腦裡存在的連路,當然個體之間存在變化。男性大腦更容易在感知和協調行動之間取得聯繫,而女性大腦更擅長在分析和直觀的處理模式之間傳遞資訊。
賓夕法尼亞大學放射學副教授拉吉尼‧維爾馬說:「我們能夠在男性和女性大腦的構造上看出功能性的區別。」她還提醒說,這一發現只是籠統地對男性和女性群體有意義,不能套用在個人身上,因為每個人的大腦活動都有「男性和女性的成分」。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男人不知道的秘密
女性和男性除了在生理結構有明顯差異外,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女人其實還隱藏了許多不想讓男人知道的性別秘密。
英國研究人員在《神經科學和生物行為評論》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男女之間在大腦容量和結構上存在差異,男性的大腦比女性的大腦平均要大10%並重11%,主要表現在幾個特定區域,其中就包括語言系統和控制感情的大腦邊緣系統,大腦邊緣系統的結構差異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和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相關。
(fotolia) 女性和男性除了在生理結構有明顯差異外,女人其實還隱藏了許多不想讓男人知道的性別秘密。 |
男女的神經傳導系統也有差異。由於體型的關係,女性神經分佈的密度較高,神經傳導的頻率較強,因此提高女性對疼痛的反應。而男性從小就被訓練要勇敢堅強,對疼痛的承受力也就被強化了。另外,女性自殺傾向一向比男性多,但在西方社會中,男性的自殺率要比女性高,原因是男性的執行力更強。
你知道為甚麼男性比女性能喝酒嗎?因為男性身體中的含水量有62%,女性為52%,因此男性稀釋酒精的能力更強。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根據調查發現,女性平均一生要花2年時間在照鏡子,男性則只要花6個月。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發現,女性手上的細菌種類較男性多2倍,推測可能與男性皮膚較酸、男女汗腺和皮脂腺、保濕、荷爾蒙差異有關。當然也可能和女性愛用保養品、化妝品有關。還有,只有57%的女性會每天洗澡,男性則有70%會每天洗澡,尤其一到冬天,很多女生常以「身體不臭」、「沒流汗」作為不洗澡的理由。
此外,女性大腦中用來處理語言的面積比男性大,因此女性的語言能力天生比男性優異,女性一天的說話量幾乎是男性的3倍,女性平均每天要說7千個詞,男性則只說2千個詞,女性在說話時,會刺激大腦分泌一種與腦嗎啡作用相似的化學物質,讓女人在說話時能感到愉悅。
【大紀元2014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妍)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