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月亮的盈缺抱有很大的神祕感,月神的傳說流傳於世界上許多古老民族之中。時至今日,人們對月亮的興趣持續不減。人們期待的最大一次超級月亮將在8月10號登場,隨後英仙座流星雨將如約而至。此外還有「星星相吸」,「雙星伴月」等美麗的天文現象,令今年8月的太空星光燦爛,月華如水。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今年最大的超級月亮 亮度超一般滿月30%。圖為2013年6月23日的超級月亮。
古人對月亮的盈缺抱有很大的神祕感,月神的傳說流傳於世界上許多古老民族之中。時至今日,人們對月亮的興趣持續不減。人們期待的最大一次超級月亮將在8月10號登場,隨後英仙座流星雨將如約而至。此外還有「星星相吸」,「雙星伴月」等美麗的天文現象,令今年8月的太空星光燦爛,月華如水。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一年中最大最亮的月亮和最好的流星雨,這兩個宇宙太空的精采節目將在8月10至8月13日間相伴出現,夜空將因此分外美麗。
今年最大的超級月亮 亮度超一般滿月三成
今年共有3次俗稱「超級月亮」的近地點滿月,日期分別是7月12日、8月10日與9月9日,而8月10日的月亮距離地球僅356,894公里,會是全年最大、最亮的「超級月亮」,成為今年最為期待的天象之一。
超級月亮會比一年中其它滿月更接近地球14%,亮度超出30%。最大最圓月將在8月11日凌晨2時左右現身天空,但是最佳觀測時機卻是在10日傍晚月亮剛剛升出地平線的時候。
英仙座流星雨當屬「火球冠軍」
8月9日至14日之間,英仙座流星雨將如約而至,流量大且亮流星很多,高峰期每小時達到100顆。
8月9日至14日之間,英仙座流星雨將如約而至,流量大且亮的流星很多,高峰期每小時達到100顆。英仙座流星雨是著名的3大流星雨之一。
NASA表示:「2014年8月10日,英仙座流星雨將達到峰值,月亮會變得豐滿,成為超級月亮。」
據《國際商業時報》英國版(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UK)報導,美國宇航局流星體環境辦公室的比爾‧庫克(Bill Cooke)表示,巧合未必是好事。月亮的光輝,會令觀賞流星雨喪失黑天鵝絨般的天空,並大幅降低能看見的流星數量。」
但庫克也說:「在超級月亮的前後數天,還是可以觀賞到英仙座流星雨。而且,儘管在月華的光芒下,英仙座流星雨非常亮,好似木星或金星的亮度,也是可以看見的。」
他補充說,經過6年流星的研究,美國宇航局已經發現英仙座流星雨是流星雨的「火球冠軍」。
英仙座流星雨(學名Perseids)是以英仙座γ星附近為輻射點出現的流星雨,也稱「英仙座γ流星雨」。每年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後出現,於8月13日達到高潮。與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為年度三大流星雨。其母天體是週期為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
庫克說,能看到今年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比其它任何母體彗星更亮。
據預報,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時間是北京時間8月13日凌晨3點到下午4點。
金木相合和雙星伴月
「金木相合」是8月份最值得推薦的天象之一。8月18日下午,金星在木星北邊0.2°的位置,是在天空中看起來最為接近的時刻。屆時,天空中最亮的兩顆行星金星和木星甜蜜相會,形成「星星相吸」的美麗景觀。
中國境內最好的觀測時間是18日日出前。23日左右,彎彎月牙兒還會加入,上演「雙星伴月」。
8月出場的還有海王星。海王星將於8月29日沖日。沖日時的海王星亮度約為7.8等,位於寶瓶座天區內。肉眼不可見,想要找到它仍需使用望遠鏡。
最後在8月31日,一彎蛾眉月與火星、土星會形成一個歪歪的笑臉,很容易在日落後的西方找到它們。
月亮不很圓 形狀像檸檬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月亮並非完美的球體,而更像兩邊凸起的檸檬。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宇航員登月45年後,科學家終於發現月球真實形狀:略微扁平,一端有隆起。
加州大學行星學家伊恩‧加裡克-貝瑟爾(Ian Garrick-Bethell)表示:「我們的鄰居月球並不是圓的,實際上用檸檬或者水氣球來形容它更加貼切。」
貝瑟爾及其研究團隊認為,潮汐加熱是使月球形成這一形狀的原因所在。
在潮汐加熱過程中,地球跟月球之間的軌道力會對後者的內部產生摩擦力,這致使它的某些特定位置的地殼向外擴張。
當月球開始漸漸遠離地球後,潮汐加熱就逐漸冷卻,月球自轉速度也逐漸變慢,以致在這些位置發生凍結,於是就形成了隆起的形狀。這大概發生在4億年前。
科學家擬通過月球隕石探索地球生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們提出一種設想,或許可以在月球上岩石中找到地球早期生命的線索。
地球上發現很多隕石,暗示在不同天體之間會有一些碎塊被拋來拋去。因此科學家們開始思考一種可能性,來自地球上的岩石是否可能會被拋射到月球上,並完好的保存下來?
英國肯特大學馬克‧布切爾教授(Mark Burchell)領導了這項實驗,擬通過實驗瞭解一種藻類(硅藻)是否能夠承受從地球飛向月球的旅程。
實驗中,含有硅藻化石的岩石粉末被摻入水並凍結成冰塊,製成「人造隕石」。研究小組再將這些「人造隕石」以每秒500米以及每分鐘5公里的高速射向水面,以此模擬岩石穿越地月空間並擊中月球表面的過程。這項研究論文已經發表於《皇家學會哲學彙刊A》。
但是,儘管人類已經多次登陸月球,包括載人登月和無人取樣返回任務,迄今還從未在月面上找到過任何來自地球的隕石。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克裡斯坦‧科博爾(Christian Koeberl)教授說,地球擁有濃密大氣層以及強大的重力場,隕石要想逃脫非常困難,但這樣的情況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
【大紀元2014年08月06日訊】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