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限的愛與耐心陪伴植物成長,就如同他總是待人以真,用心關懷一樣,他就是2005年宜蘭縣三星鄉模範農民吳慶鐘。他說:「我的種植理論很簡單,只是觀念上的改變而已。植物會把生長過程中不同的需求寫在身上,你得認真觀察、解讀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同的需求,完全用自然滿足的方法栽種。植物需要什麼,就給予什麼,強加給它不需要的東西,反倒揠苗助長。」他說:「在我的農場裡,沒有基因改變、沒有荷爾蒙,一切都那麼天然,我的銀柳花美麗無比,梨子充滿著自然的果香和甜度。」
文:大紀元首發 【台灣生命力】真誠待人 用心關懷——模範農民吳慶鐘的人生哲學
創業有成 重情義為善樂
吳慶鐘學生時代,功課名列前茅,高中畢業那年,也考上了農會公職,但是從小熱愛園藝,嚮往大自然生活的他,毅然選擇了拒絕升學、放棄公職,獨自一人跑到梨山,幫忙朋友採摘梨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居生活,正是吳慶鐘夢寐以求的日子,過了2個月充實的生活,他領到了生平的第一份薪水,吳慶鐘雀躍地騎著機車前往街上,準備採購一些食品回來和同伴們分享。
機車騎到半路上油耗光了,吳慶鐘只得攔車求援,路過的車子雖然很多,卻沒人停下來協助,正當他焦急萬分之際,終於有位原住民朋友伸出援手,不料機車尚未騎到加油站又沒油了。幸好5分鐘後,這位原住民朋友恰巧有事折返,此次,他把吳慶鐘送到了加油站。
「這個故事雖然是我人生中的小插曲,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讓我永難忘懷!」吳慶鐘感恩地說。只可惜日後他幾經找尋,再也沒見過這位朋友。
1985年,吳慶鐘在父親的建議下,開始經營飲料工廠,他秉持誠信的經營理念,堅持以傳統的方式,使用好品質、真材實料的冬瓜製造冬瓜茶,絕不添加任何化學的東西,他的飲料事業蒸蒸日上。
吳慶鐘的事業穩定成長,1996年適逢朋友想要經營便當工廠,他毅然答應幫朋友打好基礎。吳慶鐘高薪聘請知名廚師掌廚,當學會所有的廚藝後,更是親自下廚,期許能做出更美味的便當,實現自己的承諾,一年後,他如願地把全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的便當生意交給了朋友。
反璞歸真 實現農業夢想
吳慶鐘的事業日益壯大,然而他始終無法忘情於青山綠水,回想高中時代,有一天前往三星,公車行經廣興橋後,兩旁的木麻黃綠色隧道排列整齊地延伸至三星,那美麗的景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扉,午夜夢迴總是那魂牽夢縈的鄉下美景。終於,1989年他在三星鄉買了一塊地,一償夙願。
飲料事業雖然為吳慶鐘打下不錯的經濟基礎,但是他的健康也因為過度勞累而出現危機。幾經思慮,他明白了名利非一蹴而就,決定改變職場。他想到了三星鄉的那塊地,正好可以實現自己的農業夢想,1999年他們舉家搬到了三星鄉。
吳慶鐘決定先種植銀柳,他認真蒐集資料、到農業改良場受訓、拜訪種植前輩,按部就班用心照顧,他種出了美麗的銀柳花,第一次出口新加坡即榮獲評鑑比賽冠軍,並於2001年參加了全省的銀柳評鑑再次榮獲特優獎。
吳慶鐘體恤花農們辛苦種出來的花總是賤價求售,他在三星鄉農會成立了銀柳產銷班,教導花農們正確的種植觀念,他們的花也愈種愈好。
自然滿足 保存植物本質
吳慶鐘用愛心觀察植物,解讀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不同的需求,完全用自然滿足的方法栽種。他說:「在我的農場裡,沒有基因改變、沒有荷爾蒙,一切都那麼天然,我的銀柳花美麗無比,梨子充滿著自然的果香和甜度。」
吳慶鐘種植梨子並非偶然,二年前的某一天,他為銀柳噴灑除草劑時,不小心噴到了隔壁黃先生的梨樹,不久,梨樹的葉子乾枯、梨子停滯不長。黃先生要求賠償,吳慶鐘告訴他:「你把受損的梨樹交給我照顧,我看看能不能救活它們,長到收成時你再評估,損失多少我全數賠償。」果農答應了他的提議。
用愛及自然滿足的方法,吳慶鐘讓梨子回歸自然本質,不久,枯黃的葉子處重新長出嫩芽;梨子也再慢慢長大,兩個星期後,黃先生主動提出不用賠償,但是吳慶鐘仍然答應要幫他把梨子照顧到收成。那一年,黃先生的梨子得到三星鄉高接梨評鑑比賽第二名。
就這樣,吳慶鐘於2004年開始埋首於梨子的研究,當他獲悉黃先生的梨子年年收成不佳時,有了想要幫助他的念頭,吳慶鐘把自己種植的理論與方法,慢慢教給他。黃先生挪出1/3的梨園請吳慶鐘種植,他說:「你怎麼種,我就跟著你種。」當年,黃先生種出了十幾年來最好的梨子。
用心關懷 散發感動光華
多少人懷念的天然果香,在吳慶鐘的梨子中呈現。前年的夏天,一對中原大學教授夫婦,專程來拜訪他,衷心感謝慶鐘幫他們完成了40年來的心願。
原來,40年前教授和太太留學日本時,曾送給太太一顆梨子,兩人一起品嚐,那種天然果香的美味到現在都很難忘懷,每年梨子成熟時,都會去買梨子給太太吃,卻始終找不到那個味道。
有一天,朋友送給教授一盒梨子,兩人吃過以後,內心十分感動,她高興地說:「就是這個味道,40年來無限懷念的味道,終於找到了。」他循著盒子上的電話,找到了吳慶鐘,表達了謝意後,交給吳慶鐘一份名單,要求吳慶鐘各寄一盒梨子給他們,因為他希望最美好的東西,能和好朋友分享。
吳慶鐘「待人以真,用心關懷。」的人生哲學,散發著令人感動的光華,2005年獲選宜蘭縣三星鄉模範農民的殊榮,他仍是淡然處之,他說:「我只是努力要求自己,盡量達到『真、善、忍』的標準而已。」
優遊農家樂 無求而自得
吳慶鐘二十幾歲時事業已達高峰,然而長期的勞累,也侵蝕著他的健康,為了治療骨刺、坐骨神經痛、異位性皮膚炎,他遍尋全國名醫並且努力配合,甚而求神問卜,卻毫無起色。他轉而尋求心理治療,每個星期一次的心理學課程,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洞悉了心靈的需求,人生觀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卻很納悶為何認知與行動無法協調,雖然努力於內在的修為,卻總是做不到。
人生的轉捩點
1997年吳慶鐘修煉了法輪功,這是他人生的轉捩點,上完九天班,看過《轉法輪》九講錄影帶後,他非常震撼,認定了這就是自己尋覓已久,內心世界真正想要的東西!吳慶鐘說:「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往總是認知與行動無法協調,因為我並沒有真正瞭解那一層理,而法輪功告訴我『真、善、忍』的道理是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修煉的內涵又是什麼?讓我明白了這一層理,我把過去所有的東西全都拋棄了,因為我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準則。」
吳慶鐘放棄絢爛的商業舞台,成為樸實的農夫,只為修煉。他每天煉功、學讀《轉法輪》,不但找回了健康,也明白了法輪功是性命雙修的功法,修心性與煉功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待人真誠無所求
他瞭解了「真、善、忍」的道理,認真實踐,他告訴工人,銀柳分級包裝,最好的標準就是自己的心:「你試著想『如果我是消費者,我願意買這支花嗎?』你覺得買這支花有價值,你就把花放進去,否則就把它扔了。」當那顆心不是為錢、不是自私自利、凡事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時,相對的,他的銀柳也佳評如潮,供不應求。
有一年,銀柳花因為產量過剩,花價很便宜,每把花價約14~16元,吳慶鐘的花卻是23元起跳,且供不應求。有位花農完全按照吳慶鐘的指導,種出了美麗的銀柳花,也按照「真」的標準分級,次級品絕不魚目混珠,花商想以18元收購,但並未成交。當天下午,這位花農把這些待價而沽的銀柳擺在吳慶鐘家,同一個花商以23元的高價購走。事後,花商向吳慶鐘解釋:「我知道你待人以真,已經建立了信用,我不必預留損失,5元的價差就是買你的信用。」
修煉了法輪功,吳慶鐘的生活有了依循的準則,也明白了「無求而自得」的道理,他淡泊名利,凡事不強求。去年的颱風刮走了即將成熟的梨子,他卻能夠以平常心對待。猶記得颱風前,關心的電話不斷:「需要幫忙搶收嗎?」吳慶鐘的想法很簡單:「不用搶收,因為品質還達不到標準,颱風吹剩的,就是我們的。」他沒有任何惋惜,淡淡地說:「不該我的求不到,該我的失不了。」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