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相新聞_中國經濟危機】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加州教授裴敏欣CNN撰文指出,中國經濟表象是騙人的。在這些統計背後存在一個遠遠更加脆弱的中國經濟現實。中國經濟的相對平靜實際上掩蓋著遠遠更大的風險。圖為安徽合肥的一處工地。
最近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和南非--經歷經濟動盪,而中國人民幣仍然維持穩定,經濟增長雖然放緩,預計GDP在這些主要經濟體當中最快。但是,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裴敏欣9月4日在CNN撰文指出,表象是騙人的。在這些統計背後存在一個更加脆弱的中國經濟現實。中國經濟的相對平靜實際上掩蓋著更大的風險。
短期風險:金融過度槓桿化
CNN報導說,最大的短期風險是金融過度槓桿化。由於它的十年來的信貸熱潮,中國經濟總體上比任何其他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都遠遠更加槓桿化。淨國內信貸相對GDP的比例接近140%,相比之下,巴西是90%,印度是75%,土耳其是60%,印尼是35%。更加糟糕的是,大多數債務屬於國營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它們以投資無利可圖、浪費資本而著稱。
最保守估計:壞賬是GDP的10%到15% 銀行系統已破產
現在,由這些借款人導致的壞賬在中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看不到,因為中共政府命令推遲歸還這些貸款;並且由於中國金融系統的不透明,對於中國銀行裡隱藏的壞賬的估計高低不同。最保守的估計暗示,它們大約是GDP的10%到15%。如果的確如此,那麼中國銀行系統技術上已經破產。
由於它的資本控制和銀行國有,中國沒有面臨一個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機(因為政府可以維持流動性),但是中國銀行將不得不在某個時候進行資本重組--一個昂貴、耗時且技術複雜的過程--將對其未來增長帶來一個重大負面影響。
中期挑戰:削減龐大的產能過剩
CNN報導說,即使北京通過結合通膨和巧妙的會計花招(如轉移壞賬到資產負債表之外的金融實體),讓它的銀行再次健康起來,它也不得不面對一個艱鉅的中期挑戰:削減中國在大多數行業龐大的產能過剩。中國投資的大多數,也是它的可持續性快速增長最關鍵的因素,已經流入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結果,過剩的產能困擾著主要製造業,比如鋼鐵、水泥、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許多其他行業,並且摧毀了一個又一個行業的營利能力。為了恢復營利能力並且殺死那些僅僅憑藉銀行貸款存活的殭屍公司,中國將不得不關閉許多公司--這是一個政治上困難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北京將不得不將採取深遠的金融系統改革,進行痛苦的重組,以便未來的投資將不會再蹈產能過剩的領域。
北京將可能面臨文革以來最致命的經濟危機
中共是否可以對付這兩種挑戰是所有人的猜想。但是,有一件事是清楚的--隱藏在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堆積如山的壞賬以及在它的製造業當中龐大的產能過剩仍然存在。即使成功的解決這些問題,也不可避免的將有數年的增長放緩。
跟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問題遠遠更大和更複雜。他們可能此刻看起來是可管理的,但是在未來一到兩年,當中國宏觀經濟風險和結構缺陷全面暴露之後,北京將可能面臨自從毛澤東時代結束以來最致命的經濟危機。
彭博社:信貸增長下跌讓經濟勢頭處於風險
中共領導人意識到信貸膨脹的風險,因此正在擴大對信貸的箝制。這令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處於風險之下。彭博社9月4日報導說,從摩根大通到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們謹慎指出,經濟在本季度抬頭之後是脆弱的。
中共領導人發出信號說,限制增長步伐是經濟改革的一部份。習近平說中國將寧願在某種程度上拉低增長速度以解決阻礙長期發展的根本問題。
七月份總融資量顯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這是11年來最長的下降趨勢。信貸放緩限制了經濟回升。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煒說:「復甦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信貸不足。」
監管者在密切觀察對地方政府的借貸,銀行不能泵入資金到經濟當中支持投資,使得非銀行融資變得對增長非常重要。姚煒說:「我們可能看到增長回升一到兩個季度。但是它很難持續。」
【大紀元2013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重要連結: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